首页 > 公益资讯 > 公益资讯 > 正文
“你们的到来,让我们看到了希望”
2014/7/24 6:43:08

来源: 南岛晚报(海口)

 
爱心物资送到灾区群众手中
被台风吹坏的房屋
灾区群众收到爱心物资
灾区群众接过爱心物资 本版图片均由记者 易帆 摄

文/南岛晚报记者 易帆 实习生 庞日坤

 超强台风“威马逊”挟风带雨掠过海南,房屋摧毁、绿树刮倒、海水倒灌,我们熟悉可爱的家园变得满目疮痍。文昌告急!海口告急 !灾区人民失去了他们的家园,灾难留给人们无以言表的心灵创伤。然而,风雨无情人间有情,大灾过后,灾区人民的情况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。

  南岛晚报联合海南省医疗救助基金会、大牛村微友会慈恩抱抱团发起的“一起来,用爱温暖灾区”救灾总动员活动发出后,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反响,7月23日,南岛晚报携手爱心人士将救灾物资送到文昌灾区前线。

  爱心一股绳 物资八方筹

  昨天一大早,本报携手爱心人士董女士等人将250箱矿泉水、5000斤大米、30多箱食用油以及方便面、榨菜、蜡烛、卫生纸等生活用品,装满一货车奔赴文昌、海口灾区。下午两时许,爱心车辆首先来到海口市的北港岛,超强台风过后,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北港岛遭台风重创,村里一楼的房子都被海水浸泡,被子、床单、衣服所有东西都被泡在海水里。

  “非常感谢你们,谢谢你们。”北港岛的村民收到爱心物资后很激动。“今天我们要把货车装满,大家各出一份力,把这些东西送到需要的人手中。”董女士说道。

  房屋倒塌 我们乐观精神不倒

  一路辗转后,23日下午,记者一行赶到翁田镇,在政府工作人员的指引下,记者来到了大贵村。车子还没能开进村里,就看到了满地被风拦腰折断的树木,横七竖八地倒着。由于灾后连日的高温,断木已经变得干枯,失去了生机。路被堵上了,车子没能开进村。走下车,眼前的景象满目疮痍,瓦房被风掀走了顶,门窗不知道被风“拿”去哪了,墙也倒了大半边,俨然成了“废墟”。放眼看去,村里的房子除了横梁和一些残墙外,已经没有一间完整的房屋。断木倒在残破的房子里、倒在地上……很难想象村庄以前的模样。“现在大家都住在安置点里,但只有两间房,发放的仅有两个帐篷,不够用,大部分人只能睡在草坪上。”一位村民说着说着就哽咽了,“我们现在没有家了,小孩子都没地方睡,能不能给我们捐点帐篷。”村民拉着记者说道。村长符致庆告诉记者,现在村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解决,但是睡觉的地方还是问题,他们需要更多的帐篷、毛巾毯和衣物等救灾物资,“感谢你们,多亏了你们,我们才能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。”符致庆说道,爱心人士与村民进行交谈,了解村民的情况。物资发放后,村民们一起合影时,大家笑得很甜,“房子倒塌了,我们的乐观精神不倒,今天你们过来,就给了我们力量。”一村民笑着说道。

  道路不通 捡大米吃也要扛下去

  翁田镇受灾的村很多,告别大贵村后,记者一行赶往堆岳村。堆岳村的交通不便利,离镇政府较远,“村里的人不多,但是因为交通不 便,他们更需要赈灾物资。”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。一路上,路边的树已倒成一片,田地里种的大面积的西瓜被强风“夺”走了生命,瓜烂在了地里。村民们种的木瓜、冬瓜等作物,全都亏损,原本一片盎然的景象,已变得毫无生机。“路是前两天才通的,村民们失去了作物、失去了房子。”一路上,镇政府工作人员跟记者聊着。

  经过十多分钟的车程,爱心车辆赶到了堆岳村,村民们纷纷上前领取物资。“这个台风太大了,把什么都夺走了。”看到记者们来了,村里一位老奶奶在儿媳妇的搀扶下走来,老奶奶眼中闪烁着泪花,她弓着腰打着赤脚,艰难地朝安置点走去。老奶奶告诉记者,因为脚痛她没有办法穿鞋,“台风当晚,家里的房顶被掀,我们淋了一晚上的雨。”老奶奶边说边指着面前一间残破的瓦房,告诉记者那就是她二儿子的家,如今已经变得残破不堪,台风摧毁了家园,就连养的牛羊也没能幸免。老奶奶流下眼泪,她希望有更多人能关注灾区,给他们提供帮助。

  村长余东成告诉记者,村里共22户人,目前都住在两个安置帐篷内,“帐篷里放不了太多床,我们打地铺。”余东成说,村里的路没有通之前,村民们没有饭吃,只能在路上捡被台风吹落的米粒,“再苦再难也要活下去,村民们已经开始动手修复房子了。”余东成说,感谢社会爱心人士对村民的关爱,给予了村民们力量。

  我们呼吁 更多的爱心人士向灾区伸出援手

  村民们的房屋基本上倒塌,残破的房子内不能再住人,许多房子的屋顶被掀,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,许多村民睡在野外……这是记者走访文昌灾区前线了解到的信息,灾区需要更多的爱心力量支援他们,他们还需要帐篷、油布、大米等赈灾物资。如果您想向灾区人民奉献力量,可以与南岛晚报取得联系,或者直接联系大贵村村长符致庆,电话:13876752163;堆岳村村长余东成,电话:13876296679。

      本文来源:南岛报

      出处:http://ndwb.hinews.cn/html/2014-07/24/content_5_1.htm